Menu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首家世界500强市属国企,三重视角看杭州“破零”

来源:潮新闻 2024-08-06

又到一年揭榜时。


8月5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24年世界500强榜单,杭实集团首次冲榜成功,位列第402位。杭实集团是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10家浙企之一。


除这张“新面孔”外,榜单上还有阿里巴巴、荣盛控股、物产中大、吉利控股、恒逸集团、浙江交投、杭钢集团、海亮集团等“老面孔”。


值得注意的是,杭实集团是杭州市政府直属的国有全资大型产业投资集团。这位“新势力”崭露头角,意味着杭州市属国企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


杭实集团凭什么率先“吃到螃蟹”?不妨从三重视角,来看看这次“破零”的含金量。


第一重

勇挑大梁的长期主义者


放到更大视野来看,杭实集团跻身世界500强榜单,并不令人意外。


世界500强以规模论高下,比拼的是营业收入。今年榜单,是以2023财年的各大企业营业收入为主要评选标准。而2023年对杭州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经济规模上,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59亿元,一举跃入“两万亿俱乐部”;城市能级上,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在“大国大城”格局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水涨则船高。作为杭州市属国企,杭实集团享受到杭州坚定改革开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实实在在红利。


但是,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脱颖而出。杭实集团今日之荣光,是杭州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国企要坚持做长期主义者,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多重约束下做好难而正确的事。”在杭实集团主要负责人看来,只要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勇于投身正确而艰难的事业,就一定能迈向更稳健、更成功的未来。“这也是杭实作为国企的担当。”


杭实集团的发展壮大之路,亦是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的生动写照——


推动重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搭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经营授权体制,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在参股企业管理体系上,摸索出一套覆盖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的财务监督体系,同时为参股企业提供产业、品牌、治理等全方位精准赋能,实现国有资产的质效增长;


在杭州市属国企中率先创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路径,试行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等机制……


2023年,杭实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47.49亿元,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9%和14%,为杭州当年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杭实贡献”。


从杭实集团入榜世界500强,亦能看出杭州经济的几个“切面”——


从全国来看,2023年全国GDP十强城市中,目前只有六地有过市属国企入围世界500强。作为民营经济大市的杭州,以杭实集团入围世界500强为契机,彰显了地方国有经济的作为。


从企业类型看,今年10家入榜世界500强的浙江企业中,民营企业6家、国有企业4家,几乎“对半开”。这也是杭州乃至浙江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二重

向“新”而行的改革践行者


当前,浙江正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而在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中,杭实集团始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改革的一大目标,并在今年启动实施“科技强基”行动。


沿着时代高架一路向南,穿过冠山隧道,“中国视谷”四个大字已然醒目。这里是“中国视谷”窗口园区,助力杭州加快构建以视觉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生态圈。


再穿过车流,沿着文一西路抵达杭州未来科技城,这里也叫“中国飞谷”,正在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是杭州全面拥抱低空经济、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


一东一西,关系着杭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布局落子。但无论是“中国视谷”还是“中国飞谷”,背后都是杭实集团向“新”而行的身影。


前者,内有杭实集团联合萧山区、滨江区共同发起设立30亿元“中国视谷”产业基金,促进视觉智能龙头不断集聚;


后者,更是由杭实集团出资设立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运营,今后还将在杭州低空试点城市建设中承接市域基础设施网和飞行管控网的建设,并在低空场景开发和低空产业的培育上积极探索。


这是杭实集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体现国企担当的缩影,也蕴藏着杭实集团在杭州市属国企中率先成为世界500强的“秘诀”。


面对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的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杭实集团选择自我突破,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科技强基、海外拓展、招投联动、人才焕新和体制改革六大提升行动,在深化改革上不遗余力——


优化资源配置。杭实集团聚焦杭州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的战略目标,深耕主业,做强实业,全力打造具备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国有资本产业投资平台。其打造的“实业智投”数字平台,通过算力算法支持,实现项目智能挖掘、精准推荐和高效落地,率先实现数字招商,目前正试点向其他国企和区县政府开放权限。


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要建立相适应的人才梯队。杭实集团开展“杭实大讲堂”培养项目,通过测评分析、定制内容、课题实践、输出成果等定制化培养方式赋能人才,逐步完善“三支队伍”人才培育体系,让有能力的人有机会站上关键的岗位。


健全制度保障。鉴于科技创新需要“长钱”支持,杭实集团不仅落实研发投入倍增计划,还针对下属实体企业推出“研发投入视同企业利润”“考核分配绩效单设”等一系列措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通过一系列举措,杭实集团屡屡跳出“舒适区”,以改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全力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第三重

走向世界的开放发展者


开放,是世界大势、时代潮流。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作为商务部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国家队”队员,杭州率先探索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杭州等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意味着在行政审批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中国企业也需要顺势而为,以开放求解。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秦诗立看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能够吸收更多“新鲜的东西”,才能始终把握住行业的前沿,也能根据不同的区域市场裂变出新的业务场景,就像“只有在经历风雨以后才能够真正见到彩虹”。


杭实集团深谙此理。7月5日,湘湖之畔,杭实集团正式启动国际化系列活动。杭实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正在大力实施“海外拓展”提升行动,未来将在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遇,加速优势产业的海外布局,努力构建出海通道,大力推进“借船出海”和“抱团出海”。


这侧面揭示了杭实集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两种重要路径。


先说“借船出海”。


“杭州民营经济活跃,很多企业的出海需求,以前是通过自发行为实现的,现在杭港之间基于已有的合作,希望利用资源更为丰富的平台为企业搭建载体,实现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引进来’。”杭港科创服务(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江说。


姜江所说的载体,就是在杭州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由杭实集团牵头与香港合作共建“一平台、两中心、一基金”,包括杭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杭州创新孵化中心、香港成果转化中心、杭港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为企业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


今年年初,杭实集团又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就共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及联合实验室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杭港科技合作交流龙年首秀;5月,在杭实集团的推动下,首批14家杭州科技企业入驻香港科学园,开创内地企业组团赴港进行科技孵化的新模式。


再说“抱团出海”。


杭实集团旗下有不少企业,在海外表现亮眼。比如,热联集团是业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产业服务商,在1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中策橡胶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销售网络遍布全球;杭叉集团跻身“全球叉车企业前八强”;金鱼电器产品销售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丰纸业今年上半年仅白俄罗斯一地就出口特殊用纸超300吨……


但在传统大宗贸易领域陷入白热化竞争的形势下,杭实集团寻找全新突破口,不再局限于商品出口,而是着力构建产业生态,通过提升连接力、实现场景耦合和培育新能力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杭实集团旗下热联集团与友发集团携手成立合资公司,为其量身打造采购与库存管理解决方案。此举不仅大幅降低了友发各生产基地的库存风险,也为杭实集团开辟了崭新的业务疆域,蕴含着无限的变现潜力。


眼下,入围世界500强,对杭实集团来说,是全球化浪潮中又一个新的重大机遇。今后,旗下公司可以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共同构建更加繁荣的产业生态。


在未来国际市场竞合中,杭实的品牌将不断擦亮。

版权所有 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1202203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750号 DWSIGN BY:WEETOP